中欧班列运量持续增长 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中欧班列运量持续增长 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倪铭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中欧增长7月,班列保障中欧班列开行1517列、运量应链发送货物14.9万标准箱,持续产业畅通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国际同比分别增长11%、链供12%。中欧增长至此,班列保障中欧班列已连续27个月保持“月行千列”水平。运量应链
专家表示,持续产业畅通价格优势和高质量服务推动中欧班列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国际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链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中欧增长
扩大辐射范围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班列保障今年1至7月,运量应链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990列、发送货物86.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4%。前7个月,中欧班列西、中、东通道日均运量较扩能改造前的2020年分别增长18.3%、17.7%、36.5%。
谈及中欧班列货运量增长的原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俄乌局势和疫情影响之下,海运价格上涨明显。中欧班列在价格上有相对竞争力。
除价格优势外,提升高质量服务正持续显效。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铁路部门充分运用七国铁路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中欧班列境外通道多样性,开辟运输新通道。今年以来,新开通西安、重庆等城市经“两海”通道至罗马尼亚康斯坦查的海铁联运新线路,扩大了中欧班列辐射范围,推动形成“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境外通道网络格局。
此外,铁路部门统筹用好西、中、东通道能力,合理安排开行方案,推动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衔接,用足口岸交接能力,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能力和效率;拓展国际全程物流业务,开发境外新货源,优化境外集装箱管理,加密回程班列频次,推进双向货源均衡运输。
数据显示,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中欧班列回程班列与去程班列的比例达到88%,同比增长6%;近期往返综合重箱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支撑
中欧班列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巩固提升中欧班列良好发展态势,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以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跨境物流服务,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额达7.55万亿元,增长19.8%。其中,出口4.27万亿元,增长19.8%;进口3.28万亿元,增长19.8%。
“在疫情和国际局势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一带一路’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有利于我国后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这表明在全球化趋势下,沿线国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增强了合作信心和合作意愿。
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杨涛日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着力促畅通、提质量、防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相关文章
券商正“玩转”世界杯!有奖竞猜、盲盒…世界杯主题活动花样多,分析师预言、足球指数都来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为四年一度的体坛盛事,今年的2022卡塔尔世界杯热度不减,引无数球迷狂欢。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尽管此次国足仍然没有参加,但此次世界杯还是一如既往2025-07-07- 文/乐居财经 李奕和“龙湖大跌在静默期、敏感期我们也不能买。作为大股东,选择分红还是股票,我们主动选择股票,支持上市公司多拿点钱。”周三8月10日)面对龙湖股价不合理大跌时,吴亚军这样向投资者分享到。2025-07-07
- 最近,“国产手机屏幕为何越来越受欢迎”这个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从近期发布的几款机型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搭载国产屏的手机是越来越多了,而购买搭载国产屏手机的用户们也发现,现在国产屏的显示水平也确实不错,2025-07-07
- 日前,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赤水河沿线片区污水处理建设PPP项目三次)中标成交)公告发布,中标供应商为以为牵头人、由碧水源全资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中天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读数一帜 A股分行业的营收与净利润变化趋势显示,石油石化行业业绩表现亮眼,汽车、房地产、可选消费等行业业绩萎缩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半年2025-07-07
12家险企最新偿付能力不达标 80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本报记者 苏向杲截至8月10日,已有147家险企披露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其中,80家险企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滑,占比54%;12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尽管超半数险企综合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