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限购政策调整:外地户籍可直接在苏州六区买首套房

转自:澎湃新闻
9月14日,苏州市场消息传出,限购江苏省苏州市对限购政策做出调整,政策州区非苏州本地户籍居民无需提供社保缴纳证明可直接购买首套房。调整
按照新政,外地苏州六区(包括相城区、户籍姑苏区、可直吴中区、接苏吴江区、买首工业园区、套房高新区)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政策进行了调整,苏州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证明。限购
按照此前政策,政策州区非苏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为3年内在苏州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调整
对于上述消息,外地9月15日,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购房政策以各区政策为准。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以审核提交结果为准,具体咨询各区政策。
对此,吴江区房产交易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表示,苏州大市范围内没有房,目前是可以的,具体可咨询中介,已线下操作。
姑苏区房产交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外地户籍家庭,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没有社保是可以买一套。
吴中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收到具体的书面通知,但可以提交相关材料后试试。另有吴中区住建局负责资格审核的科室工作人员表示,可先看房后咨询中介或开发公司,如果材料符合政策,可提交。
高新区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高新区,购买二手房,外地户口的话,以家庭为单位可购入一套,必须以家庭为单位,名下没有房子的情况下才能来高新区申购二手房。新房相关政策可咨询住建部门或开发商。”
相城区房产交易管理所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二手房限购要求为外地户籍限购一套,本地户籍限购三套。外地人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不需要社保,可购首套房。
另有相城区一新房销售代理中介对澎湃新闻表示,新房和二手房目前政策一致。
苏州工业园区房产相关交易窗口工作人员回复,“和其他各区政策一样”。
另外,苏州各区多名中介向澎湃新闻表示,“政策属实”,但“没有官宣”。
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一中介于9月14日晚表示,“园区今天才正式确认。”另有工业园区中介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官方没有公告通知,但是已经有实操案例,可以去房管局提交网签。
苏州此番放松限购,从下辖的县级市开始。按照政策,自8月17日起,昆山、太仓放宽限购政策,非本地户籍居民购首套房取消需要6个月社保的限制。
此外,可以看到的是,苏州今年以来已多次完善房地产政策。
今年4月,苏州调整过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以及二手房限售政策。4月11日,澎湃新闻从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获悉,自4月11日起,苏州市限购政策有所调整,非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社保年限要求从原来的3年内连续缴纳2年社保调整至累计24个月社保。
此外,苏州还调整了限售政策,自4月11日起,苏州市限售放松,二手房限售由5年改3年;新房转让年限不变,自取得不动产证起3年内不得转让。
随后,苏州市于5月9日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政策,澎湃新闻再次从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了解到,自5月9日起,非苏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从原来的3年内累计缴纳24个月社保调整为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昆山、太仓等地也跟进政策。
同时,5月9日起,新房限制转让时间由3年调整为2年,二手房对限制转让时间由原来的3年调整为不再限制转让年限。同时,非限购区域(常熟、张家港)房产不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
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购房以后,家庭若有新出生人口(二孩及以上),那么出售新房时也不受转让年限制约。
相关文章
-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农信机构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与县域经济发展高度关联、密不可分,应牢牢守住县域金融的主阵地,彰显主力银行本色。——河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徐翀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2025-07-08
东航MU5735坠落点距西江机场约8.8公里 目前救援通道只有一条小路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3月22日,广西梧州。东航航班失联并坠毁。距现场四五公里的藤县律村是进出事发地的主要通道。村口小卖部老板刘先生表示平常晚上十点关门,今天会通宵做生意服务救援者。2025-07-08
-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侦破一起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案。经查,2021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孙某、罗某等人联络团队,拍摄淫秽视频50余部,牟利500余万。2025-07-08
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题: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来自2022论坛年会的观察新华社记者谭谟晓、陈旭前不久,《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发布,引发广泛关注。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2025-07-08- 作 者丨杨志锦近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全文)》。报告在回顾2021年工作时表示,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稳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