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5.7万件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5日通报,年法2012年至2021年,院审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共计95.7万件,审结判决生效犯罪分子102.9万人。毒品
进一步分析此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犯罪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案件即:一审结案数从2012年的年法7.6万件增至2015年的13.9万件,达到历史最高点,院审此后持续回落,审结2021年已降至5.6万件。毒品
最高法研判,犯罪在严厉惩处和有效治理下,案件中国毒品犯罪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年法毒情向好态势日益巩固。院审
与此同时,审结随着中国吸毒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及戒毒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零包”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也呈下降趋势。
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非法持有毒品案件1595件、容留他人吸毒案件11203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分别下降了85.33%和68.77%。
但需注意的是,“金三角”等地仍是中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境外毒品因从传统渠道入境受阻,转而通过陆路绕道、国际物流寄递或者海上走私向国内渗透。此外,涉案毒品结构逐步发生变化,新型毒品犯罪总体呈上升态势,“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非接触式犯罪手段也逐渐成为毒品贩运的新常态。
最高法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毒品犯罪形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指导思想。2012年至2021年,毒品犯罪案件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重刑率总体为23.09%,各年度重刑率分别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8至17个百分点。
在此期间,中国的法院依法审理了毒枭糯康及其集团骨干成员犯罪案、广东“博社村”系列制贩毒案、四川白友日涉黑组织特大跨国走私贩毒案等一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对其中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了死刑,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
此外,针对毒品问题带来的次生社会危害,中国的法院注重依法严惩因吸毒诱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严重犯罪,并对利用麻精药品实施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者从严惩处。(完)
(责任编辑:探索)
- 如何维护金融安全?金融街论坛发布这份白皮书
- 德国权威智库:如果与中国贸易战 德国将付出英国“脱欧”六倍的代价
- 广电总局拟推新规!禁止收视率虚假宣传,主创片酬跟这些挂钩→
- 高通胀下英国人忍无可忍!逾7万人打算停止支付电费,英国经济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 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 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举措持续上新
- 东亚前海证券|广东宏大:矿服民爆双轮驱动,军工板块发力可期
- 兰格报道:期螺大涨114点 下一步有望冲击4200点大关
- 北京市文旅局发布自驾游出行提示:进返京风险人员及时主动报备
-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及时清除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毒疮”
- 172亿增资计划能为华润银行带来“内生动力”吗?
- 每日优鲜的贪腐与盗窃
- 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刚:大豆系列期权上市是产业风险管理需求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成果
- 拜登庆祝80岁生日 成美国首位任职期间满80岁的总统
- 网传东方甄选遭遇抖音限流?回应:没有接到限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