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工伤认定不必局限于固定上班时间地点
随时随地在线工作成某些职业群体的工人工伤工作方式,这也改变了传统的日报认定工作时空限制。法院判决显示——
工伤认定不必局限于固定上班时间地点
来源:《工人日报》(2022年08月11日 06版)
本报讯(记者叶小钟 实习生谢迟)8月8日,不必班记者从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了解到,局限间地该院日前对一起案件作出二审判决,于固指出对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定上点确定,并不必然局限于固定的工人工伤上班时间、地点,日报认定认定职工在家加班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视同工伤”。不必班
石某宇生前是局限间地广州市某贸易有限公司的员工。2020年7月13日19时40分,于固石某宇在家中突然倒地,定上点120到场急救约20分钟后死亡。工人工伤
石某宇的日报认定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事发当天下班回家后,不必班其通过微信与同事、客户洽谈工作,其最后与同事“大宇”的聊天时间是19时22分;19时55分,石某宇所在微信群的其他同事仍在继续回复工作内容。
2020年10月19日,石某宇配偶田某静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020年12月25日,人社部门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田某静不服,诉至法院。
案经一、二审,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二审认为,石某宇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其经常下班后用微信回复工作信息。且结合公司员工董某陈述,其与石某宇负责的工厂晚上都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都会相互联系,多年来一直如此。由此可见,石某宇回家后继续处理工作是常态。
法院认为,本案中,石某宇上班时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微信对接同事、接洽客户,下班后继续通过微信处理工作是其工作常态。石某宇2020年7月13日下班后,仍使用微信处理工作,其在家用微信处理工作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延伸。事发当天,石某宇从上班开始至其突发疾病倒地,其持续在微信处理工作,具有连贯性。石某宇在家回复工作信息时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形,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应当视同工伤。
二审法院据此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撤销人社部门作出的被诉《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责令人社部门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对田某静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处理。
法官指出,科技的发展为工作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微信等具备实时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功能的通信工具低成本、高效率,职工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处理工作,甚至成为某些职业群体的工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线下坐班处理工作的时空限制。因此,对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确定,并不必然局限于固定的上班时间、地点。为了单位的利益,职工下班后因工作需要继续占用个人时间处理工作事项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延伸。职工在家加班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应当视同工伤。
(责任编辑:娱乐)
- BBC未转播开幕式 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
-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三周年 创新驱动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 打新早报:芯片概念股恒烁股份今日申购,发行市盈率偏高
- 青海西宁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 数据显示:英国面临2020年来最严重的生产下滑
- 最新通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划定2高风险区2中风险区
- 2025年GDP要达5万亿,广佛全域同城化要有哪些新动作?
- 10W充电再现,小米两款新机通过3C认证入网:有望在近期发布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 第三孩在公办幼儿园就学,学费全免!还有购房补助、旅游景点免费,浙江一地拟出新政
- 加息已足够!斯里兰卡计划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5.5%
- Meta专利:兼容AR/VR的体感手套和腕带技术,可与智能手表结合
- 明天起,进入环球影城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德国杜伊斯堡中国园林修缮后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