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杀人鲸”做空,名创优品港股跌超10%!公司紧急回应

来源:国际金融报
登陆港股遇上破发的杀人鲸,能在杀人鲸的突遭狙击下“全身而退”吗?在上半财年扭亏的情况下,公司全年能否迎来全新的做空成绩?
登陆港股市场即遭遇破发的名创优品,烦恼还不止于此。名创
7月26日,优品做空机构杀人鲸资本(BLUE ORCA CAPITAL,港股公司下称“Blue Orca”)发布了一份关于名创优品的跌超沽空报告,在对名创优品进行7个月的紧急调查后,该机构认为名创优品数百家门店并没有独立运营的杀人鲸加盟商网络,而是突遭由公司高管及密切相关的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
同时Blue Orca认为,做空名创优品的名创品牌正在走向衰落,其收入比上市前的优品高峰期下滑了40%,且经历了大规模的港股公司闭店,过去两年公司的跌超加盟费亦下滑了63%。
今日开盘后,名创优品股价一度下滑超12%。截至收盘,其报12.46港元,股价下滑了10.87%。
很快,名创优品在今日早间发布自愿公告。其指出,前述报告毫无依据,且包含有关公司资料的误导性结论及诠释。公司董事会正在审查该等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行动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
“杀人鲸”直指公司正走向衰落
在这份长达30页的报告中,Blue Orca开篇即甩出了针对名创优品的三项指控:对核心业务模式撒谎、董事长通过不正当的总部交易挪用IPO资金、业务走下坡路。
在第一项指控中,Blue Orca称,名创优品传递给投资者的价值主张是,它宣称经营着一种资产轻、利润高的独立特许经营模式。据推测,这使该公司能够快速扩张,同时将前期资本成本降至最低。从理论上讲,这也使得名创优品能够在没有降低传统零售商盈利能力的运营费用和复杂性的情况下产生高利润。“我们认为这个基本的叙述是一个谎言。”
Blue Orca进一步表示,名创优品声称其在中国99%的门店由独立加盟商经营,这个基本叙述是谎言。经过7个月的调查,其发现620多家门店由名创优品高管或与公司董事长有密切关系的人拥有。比如,在核对中国企业注册处的店铺位置时,Blue Orca发现名创优品副总裁兼海外首席运营官黄铮拥有10家名创优品店铺。黄铮并不是唯一拥有名创优品店铺的名创优品高层。
此外,Blue Orca还指出,2019年也有媒体做过相关报道,称名创优品40%的门店由公司自营拥有。“这证实了我们的尽职调查,并与名创优品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直接矛盾。”
在第二项指控中,Blue Orca称,上市后不久,名创优品与其董事长成立了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合资公司,以建立一个庞大的中国总部。尽管仅持有合资公司20%的股权,但名创优品将最初的3.46亿元定金全部用于购买土地。不到一年后,名创优品又以6.95亿元收购了董事长在合资企业中80%的股权。“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将股东资金赤裸裸地转移给董事长,因为根据中国记录表明,其董事长可能从未向合资企业出资。”
在第三项指控中,Blue Orca称,名创优品的业务也在苦苦挣扎中。综合名创优品官网历史页面资料以及对过往员工的采访,Blue Orca认为名创优品收入自2018年以来缩水了40%以上,商店收入和利润多年来一直在下降,长期加盟商正在离开,疫情前有大规模的商店关闭。
Blue Orca在报告中总结指出,综合其报告中的证据,表明一个零售品牌正在急剧衰落。
对于Blue Orca,资本市场已然不陌生。该机构创始人Soren Aandahl来自颇具知名度的沽空机构Glaucus,在后者担任首席研究员的职位。几年前,Soren Aandahl成立了自己的做空基金Blue Orca Capital。
有报道指出,Blue Orca以港股为主战场,由于Glaucus狙击民企几乎百发百中,因此Blue Orca自一推出便备受关注。
2018年5月底,Blue Orca曾将目标指向,认为后者的公司治理和会计问题令其股价应较同业有所折价,并给予新秀丽17.95港元的目标价,较报告发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大幅折价。此后,新秀丽经历了艰难发展的一年,时任首席执行官的Ramesh Tainwala的突然离职更被外界认为是引咎辞职。Blue Orca因此一战成名。2019年,Blue Orca还陆续发布了针对安踏以及的做空报告,当时,被其狙击的公司一度股价大跌。
对于Blue Orca的此番出击,名创优品火速作出反应。其在今日早间发布了公告,在强调相关报告毫无依据的同时,还指出基于公司管理层之建议并为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董事会决定成立由独立董事徐黎黎、朱拥华及王永平所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旨在监督就该报告中相关指控所开展的独立调查工作。独立委员会得于适当时聘请独立专业顾问协助独立调查。“本公司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适用规则及法规之要求适时作出进一步的披露。”
对于名创优品美股和港股市场的股价变动,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名创优品本身的影响力没有安踏或澳优那么大,但国内媒体也普遍给予关注,此时正好也是全球股市因为美联储加息持续震荡的周期,加上经济形势存在下行压力的影响,因此做空的冲击力相对会弱一些。他称,Blue Orca的做空论据充分,目前来看,名创优品的回复相对笼统,还不能及时打消市场猜测。
刚登陆港股遭遇破发
名创优品官网显示,公司主要产品类型有创意家居、生活百货、健康美容、时尚配饰、数码配件和食品等,总体上价格很“亲民”,且产品主流简约自然,主流消费人群为18-35岁的年轻群体。目前公司已孵化了两个品牌,分别是名创优品和TOP TOY。
截至2021年底,名创优品在全球有5000多家名创优品门店,其中在中国有3100多家名创优品门店,在海外有约1900家名创优品门店。
2020年10月中旬,名创优品敲响纽交所上市钟,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彼时,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曾告诉记者,在美国上市有利于名创优品打造全球化品牌形象,吸引全球化人才加入运营体系。据称,未来,在国内市场,名创优品将持续渗透底线城市。同时,于海外市场,其也会逐步进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在纽交所上市还不到两年,今年3月31日,名创优品正式递表,欲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随后的6月27日,据港交所文件,名创优品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不过,此次二度上市的名创优品似乎并未等来更多的好消息。7月13日,名创优品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为13.22港元/股,直接跌破发行价(13.80港元)。截至当日收盘,名创优品报收于13.38港元,首个交易日全天都未能触及发行价。
从业绩端来看,名创优品的赴港上市股价表现或有迹可循。根据名创优品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19财年至2021年财年及2022财年上半年,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54.27亿元。而对应的报告期各期,名创优品的期内利润分别为-2.94亿元、-2.6亿元、-14.29亿元、3.39亿元。
在此背景下,在美股市场,名创优品从2021年2月开始股价便整体呈现“跌跌不休”的态势。今年5月,其股价一度跌至5.07元的低点,较高峰期的34.77美元跌去了八成多。
值得一提的是,名创优品在纽交所上市后,瞄准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的潮玩领域还推出了新品牌TOP TOY。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7月13日举行的港股上市媒体沟通会上,叶国富表示,接下来集团将聚焦名创优品和TOP TOY两个品牌的发展,强调要把“性价比”与“兴趣消费”两手抓,在坚持高性价比的基础上继续增强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提高附加值。
TOP TOY能成长为名创优品的又一业绩增长曲线吗?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疑问。根据其披露的数据,公司的收入绝大部分仍来自于名创优品品牌,TOP TOY品牌于2021财年开始产生收入,2021财年及2022财年上半年分别占公司收入的1.1%和4.4%,占比仍较小。
相关文章
- 11月22日-25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专题论坛之一,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爱波瑞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2025-07-07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6月19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表示,在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德国将采取紧急措施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包括增加煤炭的使用。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25-07-07
- 2022年6月2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原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在以“后疫情时期的全球复苏:趋势、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的大使圆桌论坛上发表2025-07-07
2021年上海信用卡投诉量超6万件:兴业银行投诉量居首,浦发、招商紧随其后
2021年上海信用卡投诉量超6万件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6月15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2021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2021年业消费投诉事项73569件,其中在沪持牌信用卡中2025-07-07- 11月23日(周三),满帮(YMM.US)股价绩后走高,截止发稿,该股涨超14%,报7美元。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45.7%,再次超过此前预期的最高值。Non-GAAP净利润达4.92025-07-07
俞敏洪的挑战才刚开始!“东方甄选”被投诉桃子霉烂长毛,烂了四分之一
↑小刘收到的水蜜桃红星新闻记者|潘俊文 实习记者|周炜皓编辑|潘莉近日,新东方旗下的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因主播双语带货人气大涨,多次登上热搜榜,据知情人士透露,“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火以来,商务的微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