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向索尼提供10年协议以保证《使命召唤》会留在PlayStation上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微软今年1月,向索协议微软Xbox宣布豪掷 687亿美元(约4898.31亿元人民币)收购游戏巨头动视暴雪。尼提
微软Xbox业务负责人斯宾塞承诺,供年即便收购获批,保证《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仍会在索尼PlayStation游戏机上存在“数年”时间(超出索尼现有合同),使命n上而且未来3款《使命召唤》游戏依然会在PS平台首发。召唤他还说道,微软“我们重视与索尼的向索协议关系”。
但尽管这样,尼提索尼PlayStationCEOJimRyan依然公开表示“微软的供年提议在许多层面上都显得不够充分(有诚意)”,并且多次向欧盟审查机构表示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潜在的保证风险。
瑞恩表示,使命n上微软是召唤“一家拥有长期行业主导历史的科技巨头”,“如果这笔交易继续进行,微软那么今天游戏玩家所拥有的选择很可能会消失”。
索尼对英国监管者表示,《使命召唤》非常热门,所以一旦对其施加任何限制,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游戏机的购买选择,有可能令当前的全球游戏机市场领导者PlayStation5处于劣势。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在9月宣布决定对收购进行更详细的调查时表示,他们认为《使命召唤》非常重要,以至于失去对它的访问权(或失去对竞争条款的访问权)可能会严重影响索尼的收入和用户群(的选择)。
作为对CMA的回应,微软称该监管机构的担忧是“错误的”,并声称它“在没有进行适当严格审查的情况下就接受了索尼的投诉”。
后来,微软在提交给英国监管机构CMA的文件中确认:动视暴雪和索尼之间存在一项协议,保证该游戏在数年内无法登陆XGP订阅服务。
到目前为止,沙特阿拉伯和巴西的监管机构已经批准了这笔交易,但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反垄断监管机构尚未做出决定。
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微软计划斥资690亿美元收购视频游戏巨头动视暴雪的交易展开深入调查,因为他们担心微软的收购可能影响《使命召唤》等热门游戏的特许经营权。
关于这场索尼与微软间的辩论之争,现在似乎又到了另一个关键时刻。微软表示愿意就《使命召唤》系列的未来发展做出让步。
微软向《纽约时报》称,它已于11月11日向索尼提出为期10年的协议,该协议将会保证《使命召唤》系列在PlayStation上留存十年。索尼对此拒绝置评。
微软表示,索尼在误导监管机构,他们告诉纽约时报“该公司夸大了《使命召唤》对其生存能力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斯宾塞上周还曾表示,他愿意向索尼和监管机构做出承诺,即《使命召唤》将比目前已有协议更长久地留在PlayStation上。
“我认为,我们会写一份合同,若是在其中写上‘永远’这个词可能会有点蠢,但要让索尼愿意接受的长期承诺,监管机构愿意接受的长期承诺,我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IT之家曾报道, 菲尔斯宾塞在接受TheVerge采访中还曾表示,如果公司不在移动领域站稳脚跟,Xbox将难以继续作为一家全球企业运营下去,并声称收购动视暴雪主要是为了拿下CandyCrush的开发商King,而不是《使命召唤》。
相关文章
各国有识之士呼吁美国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美国应该专注于建立自身的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2025-07-06“太阳的光辉遮不住,真理的光芒扑不灭”——“新疆是个好地方”视频交流会向阿曼嘉宾讲述真实新疆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9日电题:“太阳的光辉遮不住,真理的光芒扑不灭”——“新疆是个好地方”视频交流会向阿曼嘉宾讲述真实新疆新华社记者孙少雄、周生斌、房俊伟19日,中国驻阿曼苏丹国使馆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07-06振东制药赚26亿分红27亿被指利益输送:李安平六轮减持套现8亿押宝防脱发前景堪忧
来源:长江商报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脱离“中国第一钙”、“中国钙王”等光环称号后,李安平也遭受空前质疑。2021年,李安平实际控制的振东制药300158.SZ)出人意料地卖掉了朗迪制药,获2025-07-06-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日前宣布,北约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批准一项新的战略构想,正式将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亚太地区,其明确目的是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胁迫性政策”。这一声明直接违背美国总统拜登3月182025-07-06
-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11月22日港股收盘后,快手科技01024.HK)发布了其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总营收同比增长12.9%至231亿元人民币。尽管超出市场预期,但对比之2025-07-06
- 4月15日,央行宣布降准。在分析人士看来,稳增长政策主线没有变化,货币政策下一步行动将由经济、物价及外部均衡共同决定,本月LPR会否下调存在不确定性。相对于进一步放松货币,宽信用发力的态势更趋明显。“2025-07-06
最新评论